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新能源  >  头条 > 正文

Mysteel:负极材料需求向好 原料端依旧强势

一.负极原料市场分析

1.天然石墨资源储备和分布

2021年全球天然石墨总产量的79%在中国,约为82万吨,其中非晶体石墨约占24%,鳞片状石墨约占76%。

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北部、纳米比亚和坦桑尼亚中南部正在开发大型石墨矿床。莫桑比克高品位石墨矿床中的石墨矿是全球最大的天然石墨矿,预计该矿可运营约50年。

2.天然鳞片石墨价格高位供应量不足

鳞片石墨主要分布在东北鸡西、萝北两地及山东等地,1-3月,东北地区受天气影响,周期性开采受阻,运输出货受限,加上较高频率的环保检查,市场较为紧俏。山东地区也因采暖季、冬奥会、疫情等因素停产。

随着气温回升,3月下旬,鸡西地区企业陆续检修设备复工复产,4月中旬鸡西地区企业几乎全面恢复生产,萝北地区有少数企业在4月中旬复工复产。

5月,萝北地区前期受整改影响,货源供应严重不足,而鸡西及青岛等地供应量不足支撑国内市场需求,五月进口量大幅度提升。目前萝北地区正在逐渐恢复生产,但短时间内各企业库存低位,难以补足市场缺口,预计6月份进口数量仍保持高位。

3.低硫石油焦紧缺预计下半年价格持续强势

1-2月,中海油惠州和泰州石化装置提产;中石油抚顺、大港、锦西装置减产。石油焦价格上行为主。及贸易商囤货热情高涨,支撑低硫焦价格走高。随下游部分企业陆续开工,需求端入市心态较强,采货询价热情高涨,拉动低硫焦价格继续走高。受冬奥会限产影响部分企业产量减产,开工率有所下降。

3月,低硫焦价格震荡走高,负极材料市场新增产能扩张迅速,企业采贩热情高涨,拉动高品质低硫焦出货销售。高品质低硫焦资源紧张,价格多维持高位运行。

4-6月,受疫情影响,负极材料下游终端需求减弱,加之负极材料新建速度放缓,按需采买为主,部分企业低硫焦价格有所回落。

随着负极材料下游需求高涨拉动,预计下半年,受低硫焦价格持续强势。7月受大庆石化检修影响,低硫石油焦供应紧缺,市场提振,小幅度增长。

4.下游刚需支撑预计下半年市场依旧坚挺

春节后,俄乌冲突下,国际原油价格盘中飙升,一度涨超9%,是自2014年来首次突破100美元。受国际油价上涨的因素,加之受冬奥会影响,针状焦主产区出现大面积停工检修情况,市场资源供应大幅减少。国内针状焦市场普涨1000元,负极用进口油系针状焦售价1300美元/吨左右。国产负极用油系针状焦售价8500元/吨左右,煤系针状焦售价8000元/吨左右。

4-5月,国外企业本土需求量变大,削减对中国的出口量,近年受到全球碳中和影响,针状焦原料的量减少,国外针状焦企业产量不足。国内受疫情影响部分工厂产量下滑,面对需求量庞大的下游市场,无法充分供给。负极市场对原料仍有较大需求,为针状焦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下半年,针状焦市场依旧坚挺。针状焦生产利润低位,价格将继续保持坚挺,且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汽车生产逐渐恢复,后市仍有刚需支撑。

二.负极材料市场分析

1.负极材料价格高位运行排产订单供不应求

1-2月,负极材料相关产品价格保持稳定,春节期间部分新建、扩建厂家依旧积极建设,3月份陆续正常恢复生产,负极生产企业多以交付此前订单为主。

中央环保组进驻内蒙乌兰察布地区,负极石墨化企业降负荷生产,个别企业出现停产。受冬奥会影响,河北及山西地区大面积限产、停产,石墨化产量缺口加大。

3-5月,吉林、山东、辽宁、上海、福建等多地相继爆发疫情,相应地区防疫管控措施升级,局部地区运输及物流受限,受疫情管控影响,新能源汽车生产链及供应链部分环节断档,导致下游需求锐减,负极材料订单略有下滑。

6月份随着疫情好转,下游车厂的产能逐步恢复,生产链及需求端快速恢复至正常水平。

随着负极产能的陆续释放,上半年产量呈现稳步上涨态势,预计下半年需求旺盛,订单供不应求。

2.石墨化产能优先新建预计全年可达124万吨

3.负极材料扩产浪潮公告统计超900万吨

新进入者仍需验证时间,且负极技术、能耗指标、一体化构建壁垒,行业现有玩家具有先发优势。负极行业追求综合性价比,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技术壁垒显著,现有玩家领先优势明显,高端负极格局相对稳定。

三.下游终端市场分析

1.油价上涨驱动消费新能源汽车

油价年初至今上涨1.93-2.05元/,消费者购买电动车意愿增加,成为需求的新驱动力。

年初至今市场上调油价2400元/吨,折合升价约为1.93-2.05元/,年行驶2万公里的私家车油费增加0.25-0.33万元/年,全年使用成本较电动车高0.8-1万。

电动车使用经济性提升,新增订单回暖。外媒报道,由于油价上涨,美国部分地区对特斯拉车型的订单增长了100%,我们预计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渗透。

2.6月电动车销量超预期预计全年销量超650万辆全球预期超1000万辆

6月电动车销量超预期,6月电动乘用车销量57万辆,下半年新车推动,预计全年销量超650万辆。

主要有以下因素驱动:

1)新车型密集上市,下半年为销售旺季;

2)各地推出补贴政策,刺激新能源车增长;

3)油价上涨,电动车经济型凸显;

4)电动车免购置税延期2023年,有望支撑销量提升。

2022年欧洲预期销量150万辆,美国预期销量220万辆。

3.补贴延期至2022年年底预计消费者短期可消化补贴退坡影响

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的通知》,2022年补贴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

预计2023年补贴取消金额影响1万元左右,预计为车企及消费者共同承担,国内需求逐渐由政策驱动完全转向新车型驱动,新车型大周期下,预计消费者短期可消化补贴退坡影响。

四.新型负极材料量产在即

1.硅基负极成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硅负极材料能量密度优势明显,以硅氧负极和硅碳负极为主。石墨的理论能量密度是372mAh/g,目前应用的石墨比容量已经接近极限。

而硅负极理论能量密度高达4200mAh/g,为目前已知的能用于负极材料理论比容最高的材料,硅碳复合材料能大大提升单体电芯的容量。

受膨胀性能影响,硅碳负极目前主要应用于圆柱电池,特斯拉通过在人造石器中添加硅基负极的方式应用在动力领域,4680电池开发或进一步提升硅基负极添加比例,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

硅基负极研发生产提速,国内负极厂商贝特瑞领先。国内负极企业已扩大硅碳负极投入,贝特瑞、杉杉、国轩高科、正拓能源可实现量产。其中贝特瑞硅碳负极供给松下动力电池,目前公司的硅碳负极材料已经突破至第三代产品,且正在开发更高容量的第四代硅碳负极材料产品,完成多款氧化亚硅产品的技术开发和量产工作。

2.快充时代 掺硅补锂技术升级

负极材料为快充主要限制因素,快充需求驱动负极技术升级。

石墨由石墨烯片制成,锂离子通过边缘进入薄片,因此在快速充电的过程中负极很快达到吸收离子能力的极限,锂离子开始在石墨颗粒顶部形成固体金属锂,即析锂副反应。

析锂减少负极可供L嵌入的有效面积,一方面降低电池容量,增加内阻,减少寿命,另一方面界面晶体生长,刺破隔膜,影响安全性。

通过包覆、碳化,实现表面改性,技术壁垒进一步提升,包着碳化是以石黑类碳材料作为“核芯” 在其表面包覆一层均匀的无定形碳材料,形成类似“核一壳”结构的颗粒,在石墨材料中形成孔,增加了锂的扩散通道,提高传送速度。

3.钠电预计大规模成熟应用需要3~5年

当前材料体系下,钠离子电池成本在理论上可相对磷酸铁锂下降30%~40%,但目前由于产业链不完善、工艺不成熟等原因,钠离子电池成本仍较高

钠离子电池尚处于商业化进程早期,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预计大规模成熟应用需要3~5年

钠离子电池优势在于低成本、长循环寿命、安全性好和环境友好,但劣势是能量密度低,可替代酸电池、部分磷酸铁锂电池场景用于储能、UPS及低速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等领域

硬碳负极:无烟煤基的硬碳更便宜,烧出来的其实是软碳跟硬碳的混合物,它的容量会比纯的硬碳低一些,首效也会略微低一些;纯的生物质硬碳,容量大概能做到280到300,首效大概是88%;国产硬碳性能上和日韩生产的差不多

资讯编辑:常柯 021-26093444
资讯监督:王学雷 021-26093563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