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新能源  >  产业基础知识 > 正文

“聚焦硅宝”系列报告(三)——带您梳理“硅”界产业

带您梳理“硅”界产业

主要观点

近几年全球工业硅产能稳定在600万吨附近。2020年为648万吨,主要分布在中国及部分美洲地区。中国产能占比78%,主导全球供应格局。全球需求从2013年的244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417万吨。预计2022-2025年将维持CAGR10-15%的高增速。2022年将至453万吨,2025年将至666万吨,中国占据全球工业硅需求半壁江山以上。

我国工业硅近几年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置换出清目前产能存在天花板,产量呈稳步增长态势。2010-2021年我国工业硅消费CAGR为8%,含出口消费量由134.8万吨增至311.8万吨。

近5年国内光伏用硅料占据31.4%-59.5%,半导体成为重要补充。据德勤,2020 年全球半导体最大终端应用市场数据处理类占比达34%,其次通讯类占比达31%;汽车半导体市场2021-2025年CAGR10.3%,增速领先其他市场。

从长期来看,碳中和与能源转型升级是硬性需要,将引领下游需求呈现高速涨势。有机硅、多晶硅新扩产能的限制以及产量的集中释放难以满足需求端现存的高饱和状态,工业硅将出现明显的供给缺口,支撑硅价易涨难跌。

年产能占比稳定在75%的中国是全球工业硅出口大国,2020年占据全球出口规模的一半,总出口量在46.67万吨左右,同后置位出口供应国挪威与巴西差距显著;欧盟是全球工业硅进口需求最高地区,美日韩进口需求量分布较为平均。因欧美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政策限制,推动了当前全球工业硅贸易流向形成以洲分割线的区间交易模式,即亚洲供应亚洲,欧美供应欧美的大致格局。从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反倾销税预计短期不会取消,国内下游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竞争力不断增强,海外企业将瞄准国内优良的市场环境,国内企业也将针对反倾销税逐步调整策略并进行海外建厂的计划,全球贸易格局将进一步助力工业硅产业做大做强,维持良好的需求驱动供给效应。

工业硅是光伏、半导体等新兴产业链的源头,与当下全球倡导的碳减排和新能源概念紧密相关,同时作为广期所即将推出上市的焦点品种,未来也将置于市场交易和企业套保的焦点位置上。光期研究将通过“聚焦硅宝”系列报告带您全面观察工业硅的基础特征属性、成本结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广期所即将上市的工业硅期货设计的整体概况。

系列第三期带领诸位了解工业硅上下游产业基本面供需情况以及进出口的贸易格局。

图表1:工业硅产业链概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光大期货研究所

 

一、全球工业硅供需格局

(1)全球工业硅供应——平稳增长,中国主导供应格局

从全球工业硅供给格局来看,工业硅产能自2015年出现显著增幅后,近几年稳定在600万吨附近。2020年,全球工业硅产能在648万吨,主要分布在中国及部分美洲地区。其中中国产能占比78%,主导全球工业硅供应格局。

尽管全球工业硅产能及增速逐年平稳向上,但从产量供应上来看,由于受到主消费版块汽车行业需求下滑以及主产国中国环保措施加强等综合影响,自2018年起开始出现全球供应收紧的态势。

(2)全球工业硅需求——高增速发展,中国占据半壁江山

2013-2021年,得益于有机硅下游的不断扩大的终端应用渗透范围以及光伏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下多晶硅的高速发展,全球工业硅需求呈现上涨趋势。2022年全球需求将至453万吨,至2025年全球需求将达到666万吨,中国占据全球工业硅需求半壁江山以上。

二、国内工业硅供需格局

我国工业硅产能近几年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置换出清,淘汰落后产能总计在300万吨附近。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由于部分高能耗小产能实际上处于停工状态且复产困难的状态,2020年国内工业硅建成产能在517万吨附近,实际2020年国内有效产能仅在350万吨左右,产量在220万吨左右。国内工业硅产能目前存在天花板,新增产能空间有限。

近五年,随着光伏和有机硅产业的快速发展,产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从产能分布来看,国内工业硅各省产能分布较为分散,主产在新疆、云南及四川三地,其他地区产能偏少且分布平均,整体呈现一种主产能集中,小产能分散的格局。因为工业硅的生产资源能源依赖性强,我国工业硅产能主要分布在电力资源充沛的西北、西南地区,依托于丰富的煤电、水电资源,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四川三大产区,供应占比合计达79%,2021年新疆是我国工业硅第一大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4%。云南、四川两省供应占比分列二、三位,2021年两省工业硅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分别达到18%和17%。

(2)国内工业硅需求——有机硅是重点,多晶硅是亮点

中国高速发展的光伏产业和稳健增长的有机硅行业是需求增长的动力来源。2010-2021年我国工业硅消费CAGR为8%。呈稳步增长趋势,含出口消费量由134.8万吨快速增长至311.8万吨。工业硅的下游需求呈三足鼎立之势,产成品主要包括有机硅、多晶硅、硅合金等。作为主要的硅能源代表产品中,有机硅是重点,多晶硅是亮点,广泛应用涉及建筑、电力、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等各个国民经济基础领域。

据硅业分会统计,在2020年国内下游有机硅仍是主要需求源,全年消费工业硅66万吨,同比上涨4.7%,占国内消费总量的40.2%;多晶硅行业全年消费工业硅49万吨,同比增长16.6%,占国内消费总量的28.8%;铝合金行业全年消费工业硅45万吨,同比下降2.1%,占国内消费总量的27.4%。

光伏产业高景气的带动下,备受市场关注的多晶硅即将迎来高增速发展的时代。2022年预计辅材成本压力有望逐步缓解,装机有望超预期;海外市场在后疫情时代需求强势复苏的预期下,预计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240GW。据CPIA预测,至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350GW,年复合增长率为20%-25%。光伏装机用硅需求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电池部分,按照光伏组件容配比1.2及单位光伏装机用硅2900吨/GW测算,2021年全球光伏用硅量约55.7万吨附近,国内用硅量19.14-22.62万吨;2022年全球新增光伏合计用硅量69.6万吨附近,国内用量为20.88-26.11万吨。

近5年国内光伏硅料需求占据多晶硅总需求的31.4%-59.5%,半导体成为多晶硅需求的重要补充部分。半导体可划分为四大类: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器件和传感器。从应用市场覆盖面来看,根据德勤数据,2020 年全球半导体最大终端应用市场为数据处理类,占比达34%,其次是通讯类,占比达31%;从应用市场的增速看,汽车半导体市场2021-2025年CAGR10.3%,领先其他市场。

从长期来看,碳中和与能源转型升级是硬性需要,将引领下游需求呈现高速涨势。有机硅、多晶硅新扩产能的限制以及产量的集中释放难以满足需求端现存的高饱和状态,工业硅将出现明显的供给缺口。2022年工业硅基本面维持供给偏紧的格局,支撑硅价易涨难跌。

三、工业硅进出口贸易——亚洲流向亚洲,欧美流向欧美

从出口端来看,年产能占比稳定在75%的中国是全球工业硅出口大国,2020年占据全球出口规模的一半,总出口量在46.67万吨左右,同后置位出口供应国挪威(18%)与巴西(14%)差距显著;从进口端来看,欧盟是全球工业硅进口需求最高地区,美日韩进口需求量分布较为平均。

因欧美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政策限制,推动了当前全球工业硅贸易流向形成以洲分割线的区间交易模式,即亚洲供应亚洲,欧美供应欧美的大致格局。中国工业硅出口集中流向为日韩等亚洲国家;挪威出口供应集中向欧盟国家,少量供应到日本和美国;巴西的工业硅贸易量主要流入美国、英国和欧盟。

我们从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反倾销税预计短期不会取消,国内出口仍以日韩及东南亚为主。国内下游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竞争力不断增强,海外企业将瞄准国内优良的市场环境,国内企业也将针对反倾销税逐步调整策略以及进行海外建厂的计划,全球贸易格局将进一步助力工业硅产业做大做强,维持良好的需求驱动供给效应。

2022大宗商品年报出炉在即!欢迎抢鲜品读!

报告聚焦钢材、煤焦、铁矿石不锈钢新材料、铁合金废钢、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农产品等9大品种,由上海钢联100多位资深分析师倾力打造,深度剖析100余条细分产业链长周期数据,囊括行业热点、宏观政策等全方位解读,涵盖价格价差、成本利润、产能产量、库存、资源流向、区域供需平衡、市场竞争格局等基本面分析……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点击查看

资讯编辑:王靖楠 13951150905
资讯监督:查佐栋 021-26093218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