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新能源  >  解读 > 正文

Mysteel:新项目推升锂电负极材料未来成本下降供应增加

8月锂电负极企业动态不断,新建拟建项目频出

政策鼓励叠加需求旺盛,负极行业快速发展

2022年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市场整体需求大幅增加。宏观方面,国家各项政策利好新能源等市场的发展,各地也对新能源项目大力扶持。微观方面,大量资本进入锂电材料行业,负极材料受到整个市场的关注。下游整车厂对于动力电池的价格接受度比较高且需求旺盛,动力电池企业利润率稳步回升,整体形势较好。因此,下游需求带动锂电负极厂家纷纷扩产。在国内负极材料总产能迅速扩大的同时,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

三类企业成为负极企业主力军

企业在负极领域的布局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原有的负极企业加码扩建新产能,加速产能释放,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从而形成规模化效应。第二类是下游电池企业以合资的方式加入进来,加速布局负极材料,有利于提高成本议价权。第三类是新玩家跨界,以低端石墨为切入口进入负极赛道,有利于打造新的业绩增长曲线。

降本保供成为负极材料企业的重要目标

就目前的负极材料企业布局来看,大部分企业都是向“以自建石墨化产能为主的一体化模式”靠拢,这样可以有效降本保供。我国锂电负极石墨化的产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四川、山西、青海和陕西等几大省份,在能耗双控的政策下,部分区域的电价上涨,而电价成本是石墨化加工成本的重要部分。四川、山西等省份享有电价优势,工业用电价格较低,能评指标较易审批,因此,把石墨化工厂建设于这些省份,是石墨化降本的重要路径之一。另外,部分负极企业,例如璞泰来子公司山东兴丰和内蒙兴丰采用箱式炉工艺代替坩埚炉工艺,从而有效降低产品单位耗电量,从而降低成本。

硅基负极搭配三元正极成为未来长续航锂电池的组合趋势

锂电池下游对于高能量密度、长续航、快充等性能要求的提升推动了锂电池迈入硅基负极时代。硅基负极的主要优势在于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低脫嵌锂电位以及硅资源储量丰富、低成本和对环境友好。但是硅材料的低导电率和易体积膨胀是硅基负极主要面临的挑战。硅基负极通过掺杂碳系石墨及改性的方法来优化材料性能并实现产业化。硅基负极制备工艺相比较于石墨负极更复杂,尚未大规模生产。但是硅基负极材料搭配三元材料电池已经成为了未来高端长续航锂电池的发展趋势,负极厂商在积极研发并布局硅基负极材料,以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负极龙头企业,例如贝特瑞和杉杉股份均已计划建设万吨级硅基负极产能基地。

短期负极材料供需缺口减小,长期或呈现供大于求趋势

短期来看的话,随着新建的石墨化产能的逐渐释放,整体的供需缺口在逐渐的缩小,预期价格也在开始向合理的区间靠拢。受益于石墨化代工价格回落,石墨化环节的结构性供需紧张有望得到缓解。

长期来看的话,随着大量的新建项目陆续投产,大部分产能在2022年下半年可以陆续释放,因此预计2023年初可能会出现拐点,负极材料的价格可能会震荡下行。如果之后负极领域持续加码扩产,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些产能结构性供大于求的问题。因此,成本控制和高端工艺技术的突破仍将会是负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未来,随着快充需求的扩大,硅基负极或将成为主流是趋势,但眼下还是以石墨类负极为主。负极厂商目前的扩产产能大部分还是在石墨类负极材料。

资讯编辑:李攀 021-26098176
资讯监督:卢庆 021-26090128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