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新能源  >  头条 > 正文

中国汽车出口海外 应侧身看看日本汽车踩过的坑

导读

2023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量234.1万辆,预计今年坐稳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的位置,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53.4万辆。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日本曾经是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国,丰田汽车仍然是全球销量最多的汽车企业,也是全球最赚钱的汽车企业。日本汽车在出口全球的过程中,踩过很多坑。中国汽车出口量今年第一次超过日本,有必要侧身看看日本汽车踩过的坑。

我国汽车出口增长较快

多年来,日本汽车出口占据第一的位置,这种局面在今年被改写。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达107万辆,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第一次超过日本,是否有偶发性因素呢?汽车界谨慎看待,此后的几个月,中国汽车出口保持较强的增长态势,这增强了汽车界的信心。

2023年1~10月,我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62.4%,其中乘用车出口3,596,990辆,增长73.04%,商用车出口641994,增长20.8%。出口增长非常强劲,增长率如此之高,主要是以前的基数比较低,另外,中国汽车产品整体水平提升,产品越来越被海外用户认可。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便是自主品牌的传统燃油车销量在俄罗斯市场大增;另一个便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不断走强。

自俄乌冲突后,很多外资车企宣布退出俄罗斯市场,主流跨国车企如本田、大众、宝马、奔驰、福特、通用等车企都已宣布暂停向俄罗斯出口汽车,而此前一直深耕俄罗斯市场的雷诺更是抛售了在俄所有资产。中国车企正好填补了俄罗斯汽车市场在外资退出后的部分空缺。

据俄罗斯汽车市场分析机构Autostat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占俄罗斯新车销量的比重高达49%,占据了俄罗斯市场的近“半壁江山”,而2022年6月的这一数据仅为22%;从具体车企来看,奇瑞在俄新车销量同比增加3.4倍,仅次于俄罗斯本土汽车品牌拉达,在俄罗斯新车市场中的份额为12.2%;哈弗销量同比增加了4.2倍,市场份额达到10%;吉利销量增加3.2倍,市场份额为8.4%。

更可喜的是,不仅是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在出口总量中占有一席之地。数据显示,2019~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分别为25.4万辆、22.3万辆、58.8万辆、67.9万辆, 2020年受疫情影响,出口量有所下降,其他年份,新能源汽车出口稳步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成为汽车出口第一大国,与日本汽车出口统计有所不同,日本汽车出口量中包含二手车,我国汽车出口统计数据全部是新车,二手车没有包括在其中。

日本汽车出口踩过的坑

1973年之前,原油定价由世界七大石油公司控制,他们也被俗称“七姐妹”。新泽西标准石油、纽约标准石油、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德士古、海湾石油、英国波斯石油公司、壳牌公司控制了全球近90%的石油勘查、开采、冶炼与销售渠道。

西方国家是石油消费主要市场,那时候,石油价格被刻意压低。在低油价时代,美国及西方大多数消费者喜欢大排量大型车。但是,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摩擦爆发,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宣布,对冲突期间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石油禁运。最初的目标国家是加拿大日本荷兰英国美国,随后禁运也扩大到葡萄牙罗得西亚南非。禁运持续了将近一年,到1974年3月正式结束。禁运期间,全球石油价格上涨了近300%,国际原油价格从2.90美元/桶飙升至11.65美元/桶。这还没完,1979年,随着两伊摩擦的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再次到来,全球石油价格从1979年的每15美元左右最高涨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两次石油危机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也让美国汽车工业入困境。

在石油危机之前,日本汽车产业已处于快速上升时期。石油危机导致汽油价格上涨,消费降级,
美国消费者的偏好从大型车转向小型车,消费偏好转变正好符合日本汽车的特点。在消费转变的引领下,大量日本汽车进入美国市场,冲击美国本土汽车企业。

在日本汽车的冲击下,排名第三的克莱斯勒濒临破产,在政府救济下勉强续命。截止1979年底,美国汽车及相关行业多达65万名工人失业下岗。也是同一时间,美国掀起了牵涉范围甚广的制日货甚至打砸日本车的浪潮
 。

面对困境,UAW主席道格拉斯·弗雷泽 (Douglas Fraser) 发起了一场旨在限制日本汽车生产商对美贸易与投资的政治运动。里根执政时期,美国与日本开展VER谈判。日本政府于1981年5月宣布执行VER,乘用车出口量不超过每年168万辆,从1981年4月1日开始为期三年。到期后,日本方面为了避免与美国的冲突,又独立做出更新VER一年的决定,将最高限额上调到185万辆。再次到期后,VER以230万辆的上限再次延长,最终于1994年取消。

日本汽车大量出口引起的摩擦并不限于美国。1981年1月欧共体议会通过决议,表示将制定一项共同政策,保护欧洲车辆免受日本竞争,1981年3月,欧共体开始对日本乘用车、彩电和数控机床的进口进行监控。

为了避免贸易摩擦,日本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开始在美国境内生产汽车;二是将出口侧重转向更高价格的车型。日本汽车在美国开始生产之后,通用汽车在全球第一的位置受到丰田、大众汽车的冲击。

日本汽车企业采用这2个办法就把坑填平了吗?并非如此,此后,日本汽车陆续陷入不同的坑中。

2015年3月19日,美国司法部宣布,日本丰田公司因2009年秋和2010年初在导致汽车突然加速问题上隐瞒真相,发布欺诈性陈述,误导了美国消费者与监管者,对其开出了12亿美元的罚金。

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表示,在2013至2019年间,日产北美子公司因“错误地回收了数百名消费者的汽车,而消费者已经支付了款项”,或是采取了其他行动。日产必须向被错误回收了车辆的消费者支付高达100万美元的赔款。

美国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2021年1月14日宣布,丰田汽车因长期违反《清洁空气法》,需支付1.8亿美元的罚款,这是有史以来因违反联邦排放报告要求而被征收的最大一笔民事罚款。

这些处罚只是冰山一角,日本汽车在欧洲市场也有被处罚的记录,这还不包括各种原因被强制要求召回的事件。

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启示

日本汽车在全球各地建立了大量的生产基地,虽然我国汽车出口量超过日本,但是,日本汽车在各地生产的汽车销量并没有统计在日本汽车出口之中,日本汽车产业的综合实力依然不容小视。

今天,中国汽车出口环境与当年日本汽车出口鼎盛时期有很大的不同。当时日本主要面临来自美国的政治与经济压力,而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着多方压力,不仅美国贸易保护抬头,欧洲也在转向贸易保护主义,欧美地区之外的有些国家也开始针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

中美贸易摩擦和《通胀削减法案》限制下,中国汽车和动力电池出口美国面临较高的贸易壁垒。该法案明确表示,消费者购买清洁能源汽车最高能获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但必须在北美组装。自2024年起,使用产自中国的动力电池车辆将无法获得补贴,从2025年开始,使用产自中国的原材料生产的动力电池安装上车后,也将无法获得补贴。

在美国法案的影响下,中国车企推动巴西、墨西哥投资建厂,以期绕道渗透美国市场。得益于接近美国市场的优越地理位置和《美墨加三国协议》等多项自由贸易协定,墨西哥成为吸引中资车企和零部件企业布局的重要基地。

在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中国已成为全球的重要供应商,福特汽车想发展电动汽车,希望购买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为了绕开美国的法案影响,双方采用了非常特殊的合资方式,股份全部是福特汽车持有,宁德时代赚技术转让的钱,即便如此,宁德时代与福特的合作也是困难重重。

欧盟近期出台的电池法,对我国电动汽车出口也是一大考验。欧盟推出了电池护照政策,这项政策与我国现有的电池管理政策有很大的不同。

此外,德国决定削减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法国则出台新补贴政策把中国电动汽车排除在外,估计以后这类的排外情况也不会少见。

最后

现在,中国汽车工业第一次站在了出口量第一的榜首,既有荣耀,也有压力,必须从各大汽车传统大国,尤其我们的邻国日本各大车企巨头上汲取经验,扎实做好每一步。

未来我们汽车出口过程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所有可能发生的曲折都不会影响我们汽车工业发展的洪流,我坚定地看好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发展。

(本文作者顾国洪,国内唯一担任过动力电池、电驱动、纯电动汽车销售高管又回归产业研究的实战派专家,目前担任江苏大学新能源汽车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副院长)

本文只是笔者个人理解仅供参考,由此做出的投资决策与本人本文无关!

资讯编辑:马锦东 15852553612
资讯监督:王鑫泰 17714551262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