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新能源  >  产业资讯 > 正文

650 公里续航锂电池“上新”!

当能续航 650 公里、成本更低的新一代锂电池,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推向市场,会带来怎样的未来?

续航 650 公里、成本更低新一代锂电池预计明年用在车上

" 新一代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谁跑得快谁就赢。" 头发花白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黄学杰站在锂离子电池材料团队的设备前说。他拿起中试线上的一块第三代锂电池——尖晶石锰酸锂电池介绍,相比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第二代锂酸铁锂电池,新一代电池性能提升 50%,单位瓦时成本下降 30%。

据他介绍,从 10 年前的第一代续航里程 200 公里的锰酸锂电池,到第二代可续航里程 400 多公里的锂酸铁锂电池与续航里程可达 600 公里但成本高出几万元的三元锂电池,再到如今续航里程可达 650 公里,成本比三元锂电池低的第三代锂电池。

" 预计明年会有一部分新能源车用上这样的新电池。" 黄学杰说。以往实验室给人的印象就是写论文和出少量样品,但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不仅科学家在,企业和产业工程师、工人也来了。

为了从第二代新能源电池大规模转换到第三代电池积累经验,今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所在的园区内将有 1G 瓦时的材料和电池示范工厂建成。与以往不同的是,一栋楼是实验团队做材料,另一栋楼则是被第三代电池所吸引的来自天南地北的锂电头部企业和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专注市场推广和自身产品研发。

" 新产品难度大,需要通力协作,一起开发。预计今年下半年所有企业入驻后,将有 1000 多名电子工程师汇聚松山湖。" 黄学杰说,在新一代电池材料向市场推进的关键时刻,唯有把产业链上的高手聚在一起,才能加快推进,让电池厂、车厂和消费者都受益。

大科学装置在东莞 " 抱团 "  又一 " 国之重器 " 有望年内动工

一个月前,根据全球知名的科研调研机构科睿唯安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 材料科学 " 首次进入 ESI 前 1%,这标志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材料科学科研水平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只是东莞 " 科技创新 + 先进制造 " 的核心引擎松山湖科学城的其中一例。

在总规划面积约 90.5 平方公里,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的松山湖科学城,目前已建成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与此同时,还有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大装置大平台 " 抱团 "。

其中,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已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十四五 " 规划。来自松山湖科学城的最新信息显示,将争取散裂中子源二期在今年上半年动工,先进阿秒激光装置年内动工。

国内的大科学装置如贵州 " 天眼 "、中国散裂中子源为人所熟知,先进阿秒激光却是 " 相对小众 "。

通俗来讲,比飞秒更快的阿秒(10 的负 18 次方秒)是人类能达到的最小时间分辨尺度,只有百亿亿分之一秒。阿秒脉冲就是持续时间在阿秒量级的超短闪光。阿秒光源则是集阿秒脉冲产生、测量及应用于一体的大型科学装置。

在科研和工业、医学领域,通过极微小的物体和超高速微观物理过程,通过先进的精密仪器得以探索之前人类无法涉足的领域。

来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信息显示,先进阿秒激光装置设施建成后有望成为亚洲首个、世界第二个阿秒脉冲大科学装置。

资讯编辑:邓嘉倩 021-26090067
资讯监督:常柯 021-26093444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