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新能源  >  头条 > 正文

降低成本以及加大出口是国内制造业未来的方向-以福耀玻璃为例

导读

在目前国内工业产品普遍产能过剩,PPI指数持续负增长的大背景下,未来制造业突围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出口,这也是所有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日本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经济陷入瓶颈时期,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汽车、家电以及电子等行业加速出海,很多企业迎来了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不仅消化了国内巨大的产能,也促进了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作为制造业大国,工业产品最重要的竞争力还是体现在成本上,这不由让我想起了福耀集团,这个公司应该是中国制造业成本管控以及产品出口的典范,很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思考,对股权投资甚至二级市场投资上都具备较大的参考价值。

福耀简介

福耀集团(全称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成立于中国福州,是专注于汽车安全玻璃的大型跨国集团,于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A股代码:600660),于2015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H股代码:3606),形成兼跨境内外两大资本平台的“A+H”模式。

福耀集团深耕汽车玻璃领域30余年,已发展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汽车玻璃厂商, 2023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在中国市场更是绝对龙头,2023年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65%。

2010年以后,随着国际市场的需要,以及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福耀先后在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等十一个国家建设产销基地,并在美国五个州设立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型跨国工业集团。根据资料显示,目前福耀已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之一,旗下子公司56家,雇员2.9万人,产品被宾利、劳斯莱斯、奔驰、宝马、奥迪、大众、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丰田、本田等全球知名汽车品牌选用。

近年来,福耀董事长曹德旺带领福耀积极探索和实践“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其信息技术与生产自动化方面位居全球同行业前列,先后荣获“国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中国质量奖”“国家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荣誉、资质。

福耀的成本管控

成本控制是福耀最强的竞争力,在汽玻营收上福耀并未与竞争对手拉开非常大的差距,但福耀的净利润是旭硝子、板硝子、圣戈班等其他汽玻龙头利润之和。福耀的盈利能力远强于竞争对手,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成本控制。

过去十年,福耀销售毛利率处于40%左右,2020年福耀毛利率39.5%,2021年受会计政策变更影响福耀毛利率为35.9%(2022年为34%),但实际受原材料成本上涨、运费等影响仅同比下滑0.6%。而旭硝子、板硝子、圣戈班等竞争对手毛利率仅在25%左右。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除了上下游产业链覆盖控制生产成本,还包括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控制费用等。

(一)上下游产业链覆盖控制生产成本。福耀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多方面措施控制生产成本。汽车玻璃产业链上中下游涉及硅砂、纯碱、浮法玻璃(玻璃原片)、PVB 中间膜、汽车玻璃、整车厂及经销商,其中诸多环节都偏向于重资产投入特征。

从汽车玻璃成本结构来看,在上游端,浮法玻璃占比最大,达到 34%,同 PVB 膜合计占到汽玻成本的约 50%,能源成本占比 8.3%。在产业链上游,福耀于海南文昌、湖南溆浦、辽宁本溪、通辽等地建立了硅砂生产基地。在产业链中游,福耀于通辽、本溪、福清、重庆、美国伊利诺伊州等地建立浮法玻璃工厂,福耀浮法玻璃自给率在90%以上。公司还自制生产设备,子公司福清机械专注汽车玻璃生产设备研发、制造与服务,实现80%以上设备自供。

除此之外,福耀通过与主机厂订单计划的同步,拉动福耀中转库配送及下达内部生产计划。并将自身生产所需物料需求自动推送给供应商,从而提高产业上下游链协同效率降低总体成本。从汽玻生产成本构成来看,各项比例相对稳定,其中近三分之二成本归于原材料,而原材料成本中的近 50%为浮法原片,受益于浮法-汽玻产业链协同的战略,原材料成本相对可控。

福耀玻璃自2010年起便逐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方法,通过制定和落实各项改进措施,限期解决存在的问题,将生产任务及降本考核的指标层层分解到各个生产车间;坚持精益管理,将降本增效体现在生产运营各个环节,甚至具体到人每年都有一定降低成本的考核指标。这个措施应该是成本管控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也最难被模仿的,但只有这样长久的坚持并形成一种企业文化,才能将降低成本真正落到实处。

(二)提升经营管理效率。福耀内部控制能力强大,近些年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占比有所回落。在2011-2020年,福耀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常年保持稳定,随着福耀的海外扩张,公司体量不断扩大,正常管理营运支出在2011-2016年期间增加速度较快,但公司有较强的费用控制能力,2017年之后管理费用不断回落。2018年以来在汽车行业下行和疫情期间,福耀的三费占比稳定在20%左右,良好的内部控制也使得公司经营更加稳健。

福耀还致力于工厂智能制造,目前全国11个子公司,50个工厂实现了数据实时分析、对比,为成本控制、质量保证等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福耀在各个环节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以控制总成本。2021年福耀的人均三费仅14.25万元,而其国内主要竞争对手信义玻璃高达22.78万元,当然这与两者业务并不完全一致有一定关系(信义玻璃业务中占比较大的是光伏玻璃)。

福耀的出口

福耀也是中国企业出海的先驱,1994年开始拓展美国市场,2014年开始建设美国工厂,中间过程还比较曲折,目前美国业务已经走向良性轨道,年盈利超过2亿美金,而福耀2022年的出口业务收入占比也达到46%左右。

众所周知,拓展海外市场并到欧美发达国家设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国内纷纷折戟,教训颇多。特别是美国市场对企业合规运营的要求几乎全球最高,法律非常成熟,细化到经营各个环节,每一个运营细节必须合规,否则就会吃官司,也可能面临巨额赔偿,而文化的融合更是困难重重。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曾说:“中国企业走出去要融进当地的文化,而国内外最大的文化差异是工会制度。他告诫中国企业家称,“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工会,就赶快跑掉,扭头就走,碰都不要碰。欧美工会的作用其实是变相保护了那些工作不努力的人,形成了大锅饭。美国的工会制度已经不适合制造业发展了,可以说,美国制造业的衰败就是这样引起的。

福耀付出的诸多成本与代价也是国际化的必由之路,未来国内制造业企业中类似海尔、海信、TCL等这些家电企业,福耀、赛轮轮胎等汽配汽车以及三一重工和潍柴动力这类早期布局海外市场的公司,在交了足够的“学费”后,未来有望迎来良性发展的空间。这些企业的产品更贴近终端消费者,行业也更成熟与市场化。相对来说,欧美对我国的电池以及光伏产品防范比较多,这些行业的国际化道路可能会比较曲折。

福耀的未来

福耀集团今年初在福州和合肥进行总计90亿元扩产,新增4000万平米规模,如此大规模的扩产应该是看好中国汽车能够加速走向全球。作为汽车配套企业,它生产的汽车玻璃在国内市场份额占比很高,也许未来汽车竞争胜出的企业不好判断,但福耀的市场地位是比较确定的。

前两年市场认为福耀最大的问题是在“二代接班”上(包括企业优秀文化的传承),之前其子曹晖接班事宜还弄出不小的风波,这两年曹德旺主要精力都在建设福耀大学上,具体经营管理已经脱手,他为接班人“扶上马,送一程”的动作应该是基本完成了。目前福耀的行业地位稳固,竞争优势仍然比较明显,而汽车行业对玻璃的需求将维持10%以下的中低速增长,当然汽车玻璃面积的提高以及各类汽车玻璃高科技产品将推动企业营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预计企业后续将更多通过提高市场占有率来扩大收入和利润。

福耀集团在这轮熊市调整中比较抗跌。在2021年1月股价达到62元的高点后,只在2022年的年初,有过一次快速下跌,最低跌到28元,但马上又涨回去,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在底部盘整,基本上波动不大,在2023年5月份后还不断上涨,目前从底部累计上涨已经超过30%,股价走势强势,在近千亿市值的公司中比较少见。这也从侧面证明,A股并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惨不忍睹,至少很多优秀公司,是扛住了的。

相比宁德时代这些新能源大牛股,由于前几年业绩高速增长,导致市场热捧,股价大幅度上涨透支了业绩,这两年调整的幅度与时间也超过投资者的预期,反而让没有把握好节奏的投资者损失惨重。从这个角度看,保持高质量的中速业绩增长更可持续,如果还有比较高的分红,那对应的股价波动可能就不会很大,拥抱这类股票反而是一个不错的中长期投资策略。

福耀集团过去近一年的股价表现,也许体现了机构资金(特别是风险偏好较低的保险资金)从拥抱成长股转向拥有优质价值股的一个思路。由于资金的性质等原因,他们更多是固收思维,更愿意高仓位持有竞争优势牢固且分红较高的股票,对企业业绩增长要求并不高。

本文只是笔者个人理解仅供参考,由此做出的投资决策与本人本文无关!

资讯编辑:马锦东 15852553612
资讯监督:王鑫泰 17714551262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